欢迎访问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卫生中心网站!
科研动态

科研快讯 | 历时28年,浙大北大学者在汉族男性人群性取向的遗传学机制研究获得突破

发表时间:2021-11-03

        近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许毅教授,胡少华教授团队和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的岳伟华教授团队在Cell Discovery (IF=10.849)杂志在线发表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 Discovery of new genetic loci for male sexual orientation in Han population,这项研究在汉族男性同性恋人群和异性恋人群进行了性取向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GWAS),发现了两个基因位点与性取向可能存在相关性,这一研究成果增进了我们对汉族男性性取向多态性的科学认知。
 

        本研究纳入了来自中国汉族的3313名男性异性恋和1478名男性同性恋,分析验证了两个基因位点与男性性取向显著相关(rs17320865, Xq27.3, FMR1NB, Pmeta =8.36×10-8, OR = 1.29; rs7259428, 19q12, ZNF536, Pmeta=7.58 × 10-8, OR = 0.75),这两个位点分别在基因敲除小鼠和死亡后人脑组织进行了后续验证。我们发现FMR1NB基因敲除小鼠对同性小鼠的性偏好增加,进一步比较FMR1NB基因敲除小鼠和c57对照小鼠的外周血转录学显示两者在五羟色胺,多巴胺,和炎症等多条和已报导的可能与性取向相关的通路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从荷兰人脑库(NBB)提供的死亡后下丘脑尸脑组织染色发现,男性同性恋的ZNF536在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的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的异性恋男性,在男性同性恋个体中ZNF536在SCN区域的染色面积百分比也更小。进一步的固定效应荟萃分析(来自4791位中国男性和40,899位欧洲男性的生物学数据)提示3个基因位点与性取向存在相关性。这一研究发现可能会为更广泛的人群范围内男性性取向的遗传基础提供新的见解。


图片.png
图:GWAS相关研究发现


        人类的性行为复杂而多变,大众和科学家对不同性取向的的认识也是逐步发展的。大众对这一群体的印象,从旧时的恐同现象,以及认为是同性恋是一种精神疾病,同性恋的去病化也经历了漫长的历程。1973年,美国心理学协会将同性恋从精神疾病名单中删除,1990年5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决定,将同性恋从《疾病和有关保健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名单中去除,每年的这一天也被称为国际不再恐同日。随着科学家们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性行为和性身份的形成是生物学,心理学和内在环境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性取向相关机制的研究,不仅具有生物学的意义,是人类在神经科学的领域,探究人类的性取向,是对大脑的性分化以及脑科学的神经发育问题上的重要探索,并且相关的结果也会产生社会层面的影响,揭示同性性行为的生物学机制,可以提高对性取向,性行为本质的认识和理解。


图片.png
图:FMR1NB基因敲除小鼠研究结果


       前后历时28年,本研究的开展也得到了多家合作单位的支持和配合,包括浙江省多家疾控中心,浙江省性学会和非政府组织,上海长征医院徐沪济教授团队,荷兰皇家人脑库,以及LGBT(性少数群体)志愿团体,在此对各家合作单位以及合作学者,志愿者们致以诚挚的谢意。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卫生中心的胡少华教授,郦海媚博士,济宁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的郁昊博士,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系的刘琰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郦海媚博士远赴荷兰,在荷兰皇家脑库所Swaab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脑片部分的工作。浙大一院精神卫生中心的许毅教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的岳伟华教授为共同通讯,特别感谢北京大学的张岱教授对课题的指导和帮助,也感谢霍普金斯大学的张风雨教授,浙江大学的包爱民教授,昆士兰大学的Brendan Zietsch教授的大力支持和指导。本研究由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大专项计划等资助,也得到了浙大一院精神卫生中心全体医护人员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图片.png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Copyright @ 2020-2025 www.zyjs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地址:杭州市上城区城站路58号3号楼4楼 总访问量: 177809 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