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
NSSI)是近年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大危害因素,在新冠疫情期间出现了显著的增长。NSSI是以非自杀为目的对身体造成直接、重复性的伤害,多采用切割、燃烧、击打等形式。据报道,NSSI在青少年中的流行率已高达17.2%,可直接导致暴力犯罪、自杀等更加严重后果;与其他冒险行为不同,NSSI还具有“成瘾”性,很多青少年陷入后难以自拔,导致更严重精神障碍的发生。目前临床上对于NSSI的识别与干预仍存在较多“卡脖子”难题,如NSSI行为的风险因素、认知行为变化及有效治疗方案。
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袁逖飞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胡少华教授和温州医科大学精神医学学院许冬武研究员针对青少年NSSI行为开展了系列研究。2022年3月21日,团队在柳叶刀-发现科学(The
Lancet Discovery
Science)旗下期刊EClinicalMedicine联合发表了一项关于青少年NSSI危险因素的荟萃分析,系统地总结了与青少年群体NSSI行为相关的危险因素,为NSSI行为的预防和干预策略提供参考。
该研究对Medline
(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四大数据库截止到2021年11月12日的文章进行了全面检索,并用Newcastle–Ottawa
文献质量评估量表对所有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估,最终共纳入25篇文章,识别了80个与NSSI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发现,精神障碍 (OR,
1.89; 95% CI, 1.60–2.24)、欺凌 (OR, 1.98; 95% CI, 1.33–2.95)、低健康素养 (OR,
2.20; 95%CI, 1.63–2.96)、问题行为 (OR, 2.36 ;95% CI, 2.00–2.77)、不良童年经历 (OR,
2.49; 95% CI, 1.85–3.34)、躯体症状 (OR, 2.85; 95% CI, 1.36–5.97)、女性性别 (OR,
2.89; 95% CI, 2.43–3.43) 均为导致青少年产生NSSI行为的危险因素,异质性(I2)为20.3%至99.2%。
其中,女性性别亚组的异质性很小,其余亚组异质性较大,继而通过Egger检验和剪补法评估发表偏倚,发现欺凌和精神障碍的结果并不稳定,可能存在发表偏倚,需要更多的研究证据。为进一步探究异质性可能的来源,作者还进行了meta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研究人口类型、NSSI评估时间跨度和研究国家这三个变量可能对异质性有调节作用,但本身并不是异质性的重要来源。
图2:女性性别亚组森林图(随机效应模型)
图3:精神障碍亚组森林图(随机效应模型)
研究发现,女性青少年比男性青少年更容易有NSSI行为,并且男性和女性还可能选择不同的自伤方式。有证据表明,女性青少年采取自伤行为主要是为了调节情绪和自我控制,在面对压力和负面情绪时,男性更有可能启动解决问题的策略,而女性则更有可能专注于情感导向的应对策略。而在不同环境中,情绪失调与个人NSSI的高风险有关。在患有抑郁症的女性青少年中,与积极情绪有关的左侧额叶皮层的激活减少,而在健康群体中则相反。在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反复接触不良事件,可能导致发展轨迹的偏差,增加情绪症状的发生,影响认知功能的发展和人格特征的形成。此外,NSSI青少年在生物学机制上也存在一定的改变,如大脑结构变化、HPA轴失调和循环炎症细胞因子等,但未得到统一的结论,尚待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是首次只针对青少年群体NSSI行为进行荟萃分析。成人的NSSI行为更可能受到以前的NSSI经历和与情绪障碍的影响,而青少年的NSSI更可能与睡眠问题、不良童年经历有关。基于研究中发现的风险因素,家长、教师和医务人员应保持警惕,并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此外,目前仍需要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以解析NSSI行为风险因素对大脑功能如何产生改变。
袁逖飞教授、胡少华教授和许冬武研究员为论文的通讯作者,王瑜婧为论文第一作者。本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社会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
论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589537022000803